《當我們撞上冰山─罹癌家屬的陪病手記》推薦序:透徹生命的靈光

Iceberg - A Memoir本書榮獲:博客來2015年4月選書TAAZE讀冊生活2015年4月選讀

讀完最後一行文字,放下書稿的那一刻,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,心裡只有一個念頭:「這本書,到底是怎麼完成的?」 這是一本很難、很難寫就的書。 閱讀全文〈《當我們撞上冰山─罹癌家屬的陪病手記》推薦序:透徹生命的靈光〉

《一日一冥想》推薦序:豐盈生命的邀請

封面 01

本書榮獲:博客來2015年1月選書

2007年5月,我受朋友之邀,到美國一座歷史悠久的大學城參加婚禮。當時,蘋果公司還沒有發售第一代iphone,但數位相機已經是成熟產品。因此,漫走在城裡,不時會聽見隨興恣意的快門聲響。我彷彿感受到,擺脫了底片沖印限制的人們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,堆疊著個人或家庭的影像記憶。朋友和他的妻子選擇在當地一間超過百年歷史的教堂舉行婚禮,可是出乎意料地,卻對受邀觀禮的親友們下了一道禁制令:在整個儀式進行的過程中,不希望有人拍照或錄影。

閱讀全文〈《一日一冥想》推薦序:豐盈生命的邀請〉

《聆聽疼痛》譯序:受苦與聆聽

聆聽疼痛

本書榮獲:博客來2014年8月選書博客來2014年度百大選書

作為一個臨床心理工作者,我深知聆聽的困難。

有些人對於心理治療不瞭解,以平常的「聊天」來想像晤談室中的談話,不免覺得「聽人說話」還能謀生,真是個輕鬆的好差事。的確,對於臨床心理工作者而言,「聽人說話」是最基本的訓練,同時也是最核心的工作;然而,以「聊天」來想像心理治療中的談話,除了是對心理治療的誤解,也是對「聆聽」在苦難療癒過程中的根本性,沒有足夠清楚的認識。

閱讀全文〈《聆聽疼痛》譯序:受苦與聆聽〉

《生命詩情》推薦序:追尋一個逝去未遠的身影

¦C¦L最近的這三年,我陸續失去了兩個親近的人,一個是與我結褵七年的妻子,一個則是與我相識二十多年、帶我走進人文心理學領域的恩師余德慧教授。短時間裡痛失兩個親近的人,讓我對於「失去親人」這件事情,有著深刻的體會。我這裡所說的「親人」,不必然是血緣之親,而是關係之親。親人和我們的關係總是盤根錯節、交雜著愛恨情仇,但是他們的一顰一笑、一舉一動,總是不自主地牽引著我們,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命樣貌、我們的存在安適感,以及我們的自我感受。因此,失去親人不僅是失去一個同在之人,它對我們的生命而言,亦是一種深刻的撕裂傷,原本是面容相對之處,頓時成了毫無回應的虛空。

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,但就「失去親人」這件事來說,似乎總得走過完整的一輪春夏秋冬,我們才會深切地體認到「逝者已矣」,那個我們親愛的人,真的和我們已經不在同一個世界了。

閱讀全文〈《生命詩情》推薦序:追尋一個逝去未遠的身影〉

《正念父母心,享受每天的幸福》推薦序:教養不是唯一的模式

正念父母心市面上有不少親子書,也有不少討論修行的書,但是把「親子」和「修行」這兩者結合起來的,卻是少之又少。因此,這本討論如何在親子關係中修行的書,是罕見而珍貴的,更何況,它談的還是幸福,為人父母的幸福。

閱讀全文〈《正念父母心,享受每天的幸福》推薦序:教養不是唯一的模式〉

《好走: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》譯序:百分之兩百的愛

Print我們最深的恐懼並不是我們自己不夠好。
我們最深的恐懼是我們自己擁有無可測度的力量。
我們害怕的不是自己的黑暗,而是自己的光亮。
……
我們的出生,是為了彰顯內在於我們之中的上主榮光。
這榮光,不特屬於少數人,而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。
當我們讓自己發光發亮,在無意之中也允許了其他人的起而效行。
當我們從自己的恐懼中解脫,我們的存在自然也會解放其他的人。

~摘錄自前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就職演說

 

閱讀全文〈《好走: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》譯序:百分之兩百的愛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