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行精神分析治療時,除了患者與分析者之間的談話(interchange of words)之外,並無其他事情發生。患者喋喋不休,訴說著自己過去的經歷及目前的印象,抱怨著,並承認自己的欲求與情感衝動。醫生靜靜地聆聽著,盡力引導患者的思想過程,給予某些規勸,迫使他的注意力維持在某些方向上,給他一些解釋,觀察他由此而產生的理解或拒絕的反應。……言語本身就具有魔力(words were originally magic)……言語(words)引起感情,並常被用做人們互相影響的工具。因此,我們不要輕視心理治療中言語的運用(the use of words in psychotherapy)。
閱讀精神分析文本,特別是中文翻譯的文本,有的時候看著看著就找不著重點了。這時候就要把速度慢下來,特別是一些關鍵的段落。用螢光筆把這些關鍵段落標示出來,讀到這裡就會慢,就可以細細品嚐,把滋味讀出來。
根據我自己翻譯的經驗,英文到中文,常常會把原來的重點翻譯掉,整個文句的意義都對,但就是重點跑了。例如,上面的引文裡,Freud強調,治療中除了「語詞的交換」之外,就沒什麼了。有沒有注意到我把上頭的翻譯改掉了?Freud是文字高手,他沒有選擇用talking(談話)來描述治療的過程,而是用interchange of words,這個選擇本身就有意義。
這也就是說,與其說Freud強調談話(talking),不如說,他強調語詞(words),而且是語詞的魔力。就像他在接下來幾行之後說的,語詞原本是具有魔力的。所以,在精神分析治療中,Freud所強調的不是說話(talking),而是語詞的發生、交換,及其出現的影響(魔力在這裡,不是嗎?)。他要我們注意的,是「心理治療中的語詞使用」,不是說話。
以上是我今天在課上忘記跟學生說的,一點經驗分享。